• 科研平台
    中國輕工業健康食品開發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
    發布時間:2023-06-09

    1基本情況

    中國輕工業健康食品開發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于201911月通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認定成立。實驗室以《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中國制造2025》為總指導,面向東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健康食品産業體系,以特色食品精準設計為發展目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特别是東莞傳統特色食品産業轉型升級,積極承擔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項目,深化拓展與當地龍頭食品企業合作,争取建設成為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科研平台。


    方向 1:典型食品組分功能修飾、營養評價與特色營養健康食品開發

    凝練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工參數對典型食品組分關鍵結構域變化的影響規律。主要開展以目标健康食品和營養特性為導向,對天然食品組分(多糖、蛋白質、脂質等)定向修飾,以期通過調控相互作用對新型健康食品進行科學設計,建立系統性的營養組分載體特色新産品、營養組分穩态技術以及品質控制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質、食品營養素及微生态制劑與細胞、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及營養代謝、免疫防禦等各種生理功能的相關機理,為實現個體化精準營養幹預以及大健康工程奠定理論基礎。

    方向 2:傳統食品質量控制與風味強化

    針對廣東乃至全國地區農副産品原料及加工食品可能存在的食源性緻病菌、獸藥殘留、農藥殘留、重金屬等食品安全隐患以及風味形成規律,開展食品原料及典型傳統食品加工過程中有害殘留及副産物生成規律、食品質量關鍵控制因子以及風味形成物質基礎的研究,建立品質關鍵控制因子快速提取富集技術和色譜質譜快速檢測技術,建立健康食品原料以及生産過程風味控制操作實施示範工程。

    方向 3互聯網+健康食品産業創新發展平台建設

    在地方政府和食品行業參與下建設互聯網+健康食品産業創新發展平台,利用互聯網建立健康食品(農産品)産業發展新模式。主要開展加強區域品牌(地标品牌)和企業品牌建設,通過資源共享、利益分配帶動食品産業發展。通過平台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品(農産品)的産品質量信息,緩解信息不對稱及公衆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2自身建設

    1)組織機構

    實驗室圍繞研發平台和服務平台開展建設工作,按照研究方向設置了應用研發平台和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實驗室在學校科學技術處、科技創新研究院的統一管理下開展工作,實驗室人員隊伍、資産設備、工作經費等均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2)運行模式

    重點實驗室實行實驗室主任負責制,設立主任1人、副主任1人。實驗室的管理及運行按照學校相關要求進行規範管理,在學校統一要求下聘請國内外食品科技領域著名專家學者以及食品産業人士進行指導。由專家學者、科研部、科技創新研究院共同指導實驗室建設目标規劃、年度任務和研究方向,與産業對接、服務産業的重大研發活動等。

    3)依托單位情況

    重點實驗室依托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設運行,太阳成集团tyc234cc是廣東省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是目前唯一的廣東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依托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化學工程以及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食品與生物化工研究方向并緊密結合廣東省特色食品産業組建了校級重大科研平台、校級重點科研團隊,獲批了廣東省創新強校重點團隊,2021年獲批生物與醫藥專業碩士學位點。

    4)人員情況

    實驗室研究隊伍以食品營養與健康工程系學術團隊為基礎,團隊以食品領域知名學者為核心,組建了高水平學科隊伍,現團隊擁有固定成員25人,具有高級職稱成員13人,中級職稱7人;博士20人,碩士5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曆的教師比例超70%。近年來,團隊成員在承擔國家、省部等各級重大重點項目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系統的科研成果,具備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

    5)資産情況

    重點實驗室總面積2000多平米,大型儀器設備總價值超3000萬元,配備有高水平的食品分析實驗室、微生物室、細胞培養室、精密儀器室、中試設備室等,重點實驗室配置了三重四級杆串聯液質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凝膠色譜儀、偏光顯微鏡、熱重分析儀、拉曼光譜儀、高速逆流色譜、熒光定量PCR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流變儀、傅裡葉紅外光譜儀、三重四級杆氣相色譜聯用儀、氣相離子遷移譜、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倒置熒光顯微鏡、差示掃描量熱儀、激光粒度儀、圓二色光譜儀、質構儀、多功能成像系統、非對稱場流分離系統等儀器設備。

    6)運行情況

    重點實驗室自建設以來,在前期獲批立項和新增各類各級科研項目的支撐下,已經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所等國内外科研院所開展實質性合作研究,共同承擔完成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和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項目、東莞市科技項目等各級各類科技項目,研究總經費3000餘萬元,近三年在國内外學術期刊發表SCIEI收錄論文80餘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已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優秀論文獎、2021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學術論文優秀獎等。

    同時,依托重點實驗室已申請成立東莞市食品學會,實驗室成員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等,與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茶山鎮、麻湧鎮、中儲糧油脂工業東莞有限公司、廣東中食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華美食品有限公司、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食安天下(廣東)食品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部門和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已建立了良好的産學研合作關系。

    3、國際交流合作情況

    重點實驗室成功主辦或承辦多項國際國内學術會議,包括首屆松山湖食品與生命健康高峰論壇暨2021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2019多糖科學及保健和生物材料應用國際會議(深圳)“2019年首屆食品特征組分結構變化與品質功能調控國際研讨會(東莞)等,參加了“2023中國功能性食品大會“2021SLDF mini symposium”“2021粵港澳大灣區天然健康食品與生物制造技術研讨會“2021中國功能性食品大會等會議并做學術報告。

    在人才交流方面,實驗室已與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英國華威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巴聖斯皮裡圖斯大學、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實質性開展了相關項目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大學路1号 2号樓2A101室    電話:22862190    Email:smjkjsxy@dgut.edu.cn     郵編: 523808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0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