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快訊
    我院王際輝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食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發表研究性文章
    發布時間:2023-11-20

    2023年5月2日,我院王際輝教授團隊在國際食品頂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在線發表題為“Novel Casein-Derived Peptide-Zinc Chelate: Zinc Chelation and Transepithelial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的研究性文章。論文第一作者為王波特聘副教授,通訊作者為王際輝教授。

    鋅,對機體生長發育和免疫系統功能的完善尤其重要,被稱為“生命元素”。然而,膳食結構中的植酸、皂苷等抗營養因子會阻礙鋅的吸收和利用,導緻人體鋅缺乏。肽-鋅螯合物(peptide-zinc chelate, PZC)由于其特殊的功效,成為促進鋅吸收的營養遞送體受到廣泛關注。PZC是以食源性多肽為結構基礎構建的複合物,它能夠避免鋅離子在消化道内沉澱,同時還能減少鋅離子吸收過程中其他營養元素的競争性抑制作用。目前,PZC在營養學領域的應用仍然存在一個巨大的挑戰亟待解決,即不同來源、不同氨基酸序列多肽構建的PZC促鋅吸收效果的穩定性差異巨大,并且調控困難,嚴重限制了其在營養學領域的深度開發和應用。

    新型PZC結構特征及促鋅吸收機制

    因此,本文以乳源活性肽TEDELQDKIHP為結構骨架構建PZC營養遞送體,并對其螯合效率、消化穩定性、跨膜吸收特性以及促進鋅離子吸收機制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為拓展肽類營養遞送體的跨膜吸收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3c00001

    作者簡介

    王波,博士,特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采用酶解法或微生物發酵法制備食源性生物活性肽,采用體外消化吸收模型研究其消化吸收特性;同時以生物活性肽為載體構建特殊營養物質遞送體系并研究其構效關系。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項目,粵莞聯合基金青年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東莞市社會發展一般項目等;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0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

    王際輝,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遼甯省首批特聘教授,遼甯省優秀專家,遼甯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大連市首批領軍人才,大連市勞動模範,大連市優秀專家,大連市優秀教師,大連市優秀共産黨員,大連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大連市留學歸國創業英才,東莞市特色人才。主持國家、省部級及橫向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1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2項,授權9項。主編輕工業十三五規劃教材《食品安全學》,參編教材3部;以主持人身份獲得遼甯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遼甯省技術發明二等獎(2011年)和中國輕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20)各一項;獲得遼甯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兩項。

    (撰稿、一審:王波;二審:闫景坤;三審:謝炯标)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大學路1号 2号樓2A101室    電話:22862190    Email:smjkjsxy@dgut.edu.cn     郵編: 523808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0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