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快訊
    我院李琳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食品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發表綜述文章
    發布時間:2024-04-10

    2024年3月,我院李琳教授團隊在國際食品頂級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在線發表題為“How food matrices modulate folate bioaccessibility: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的綜述文章。劉豐源助理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李琳教授為通訊作者。



    已有證據顯示,人體對膳食葉酸的吸收不完全。因此,理解食物基質如何影響葉酸生物利用率變得至關重要。生物利用率包括生物可及性,即在消化過程中從食物基質中釋放出來并可供吸收的比例。生物利用率研究費用昂貴且難以控制,而生物可及性研究則利用體外消化模型對複雜的消化過程進行參數化,從而評估食物基質對生物可及性的影響。本綜述涉及各種食物基質中的葉酸含量、确定葉酸生物可及性的方法和影響因素,以及在了解食物基質如何影響葉酸生物可及性方面的進展和挑戰。過去十年中,确定生物可及性的方法得到了改進。目前的研究表明,食物基質會在消化過程中影響葉酸的釋放和穩定性,從而調節葉酸的生物可及性,但還沒有提供足夠的有關葉酸和食物組分在分子水平上相互作用的信息。此外,有關葉酸在消化過程中相互轉化和降解的信息也很少,這妨礙了我們了解食物基質對葉酸穩定性的影響。此外,在評估食品葉酸的營養價值時,也不應忽視共轭酶抑制劑的作用。由于食物消化的複雜性,應采用綜合方法來研究生物可及性。



    食品基質影響葉酸生物可及性的機制

    本綜述綜合了目前有關這一主題的知識,強調了人們對食物基質如何調節葉酸生物可及性的機制缺乏深入了解,并為準确評估膳食葉酸營養價值的潛在策略提供了見解。

    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13328

    作者簡介

    劉豐源,食品科學博士,助理研究員。本科及碩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畢業于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博士畢業論文及答辯獲全體評審委員會成員一緻優秀通過,并獲得赫爾辛基大學2022年度優秀博士論文(全校僅4篇)。主要從事植物天然産物的分離、鑒定以及定量分析。已在食品領域知名國際期刊如Food Chemistry、Food&Func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發表研究論文11篇。受邀擔任Food&Function、Scientific Reports、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研究方向:體外消化模型的運用;食品基質如何影響食品營養素的生物可及性。

    李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現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廣東省制糖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化學科學部二審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生物工程重大專項專家評審組成員、科技部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評審組成員、教育部“2011計劃”評審專家組成員、教育部“111引智工程”評審專家組成員等。獲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技、教育獎勵近20項,在國内外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300餘篇被SCI和EI收錄,被引頻次20000餘次,H因子50,出版著作8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

    (撰稿、一審:劉豐源;二審:闫景坤;三審:謝炯标)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大學路1号 2号樓2A101室    電話:22862190    Email:smjkjsxy@dgut.edu.cn     郵編: 523808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0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