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快訊
    我院王際輝教授團隊于國際食品頂級期刊《Food Hydrocolloids》發表研究性文章
    發布時間:2024-09-06

    2024716日,我院王際輝教授團隊于國際食品頂級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在線發表題為“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phosphorylation in ovalbumin self-assembly for aggregates formation: Insights into siz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的研究性文章。論文第一作者為熊舟翼特聘副研究員,通訊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系助理教授LI Dan

    本文研究了不同磷酸化程度對卵白蛋白(OVA)自組裝過程的影響。通過在pH 9.085°C條件下,分别進行2461012小時的磷酸化處理,研究了負電荷磷酸化基團作為驅動力對卵白蛋白聚集的影響。實驗通過31P核磁共振和傅裡葉變換紅外光譜确認了磷酸基團在聚集體中的存在。通過評估活性巯基、内源熒光光譜、表面疏水性、圓二色性以及硫黃素TTHT)熒光分析了聚集過程,包括澱粉樣蛋白形成。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小角度散射分析揭示了自組裝過程中結構的演變,從柔性的纖維逐漸發展為更長更厚的柔性纖維,而在10小時磷酸化後形成了更短且更剛性的半柔性聚集體。在磷酸化12小時後,OVA聚集體表現出一個主要由交叉β結構組成的緊密核心,并被松散排列的無規則卷曲結構蛋白片段包圍。總體而言,本研究揭示了磷酸化顯著增強OVA的自組裝過程,其中,靜電和疏水相互作用在調控蛋白質自組裝聚集體的形成中起着關鍵作用。

    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4.110431


    作者簡介:

    熊舟翼,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武漢市“黃鶴英才”青年優秀人才,第三屆中國蛋品加工業十大傑出青年英才。擔任華中農業大學行業産業導師,華中農業大學專業碩士導師。第七批湖北省博士服務團選派人員,湖北省“三區”科技計劃人才,武漢市科技特派員。

    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訪問學者項目、湖北省重點研發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8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近年來,發表SCI論文20餘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一區TOP期刊10篇,個人H因子21;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專利10項。

    王際輝,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遼甯省首批特聘教授,遼甯省優秀專家,遼甯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東莞市特色人才。主持國家、省部級及橫向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輕工業十三五規劃教材《食品安全學》,參編教材3部;以主持人身份獲得遼甯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遼甯省技術發明二等獎(2011年)和中國輕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20)各一項;獲得遼甯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兩項。


    撰稿、一審:熊舟翼;二審:闫景坤;三審:謝炯标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大學路1号 2号樓2A101室    電話:22862190    Email:smjkjsxy@dgut.edu.cn     郵編: 523808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0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