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和拓寬國際學術視野,在學校2023年國際學術周活動中,我院邀請南京農業大學Josef Voglmeir教授于12月1日作題為“探究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唾液酸生物合成的混雜性”學術講座,學院90餘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首先,Voglmeir教授對自己科研團隊和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簡要介紹。随後,Voglmeir教授重點對來自哺乳動物(即人類,hsNPL)、禽類(即雞,chNPL)和低等動物(即分别來自蝸牛或牡蛎,sNPL和oNPL)的重組乙酰神經氨酸(Neu5Ac)醛縮酶(NPLs)是否表現出類似的底物混雜性的研究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分享了其在科學視頻期刊JoVE平台上發布的科研成果。最後,Voglmeir教授與師生們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和讨論。

本次學術講座旨在為學生搭建國際學術交流與學習的平台,不僅開拓了學生的國際學術視野,同時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對提高學院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Josef Voglmeir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長期緻力于新興糖生物化學研究,以蛋白質糖基化和其它功能糖為研究對象,開展了糖酶生物工程、蛋白質糖基化生物學功能、功能寡糖的生物合成、糖生物化學技術方法開發等方面的研究,并将糖科學與食品和營養科學相結合,開創了新的交叉學科研究方向“食品營養糖組學”。在德國應化、綠色化學、分析化學等高水平期刊發表SCI論文100餘篇。獲得多項省部級人才稱号與獎勵。
(撰稿、一審:沈曉燕;二審:闫景坤;三審:謝炯标)